首页 资讯 正文

驻心“蒙山里”

体育正文 235 0

驻心“蒙山里”

驻心“蒙山里”

在平邑县柏林镇“蒙山里”乡村振兴示范片区,临沂市税务局派驻到张里庄村(lǐzhuāngcūn)和西(xī)山神庙村的第一书记黄清华和孙瑞,秉持“扬长补短、业态互补”帮扶思路,在蒙山深处驻村(zhùcūn)驻心(zhùxīn)、真干实干,书写出产业兴村、富民强村新篇章。 西山神庙村,三面环山(huánshān),3500多亩山楂、花椒、板栗散落(sànluò)在山间陡坡上。由于没有生产路,每逢收获季,家家户户只能肩挑(jiāntiāo)背扛运送(yùnsòng)山货下山,果子怕碰、老人怕摔。“修好‘烂肠路’”,成了孙瑞驻村(zhùcūn)的(de)第一件事。修路是好事,但怎么修?钱从哪里来?孙瑞挨家挨户做工作,带领(dàilǐng)村“两委”带头捐款,提出“修路不能等靠要,咱村的路自己修!”在孙书记的宣传动员下,村民有钱的捐钱、有力的出力,历时一周筹集到启动资金3万元(wànyuán)、水泥300吨;为节约用工成本,孙瑞与村民一起夯路基(lùjī)、运石料、整路面,经过90天奋战,建成6条总长2.3公里的生产路,安装(ānzhuāng)4.5公里的钢铁轨道运输车,原本2小时的路程压缩至30分钟,运输效率提升75%,每户每天可(kě)节省人工运费240元。 村民通过轨道运输车(yùnshūchē)运送货物 在张里庄村,一条金线河依山蜿蜒穿村而过,由于山势陡峭,雨季水流湍急易发洪水,旱季守着河还留不住(liúbúzhù)水,严重影响农业生产,“存水”成(chéng)了村民最急迫的需求。“把(bǎ)水蓄起来!”黄清华与村“两委”积极争取政策、多方筹措资金,成功协调落地水利部门“水溪提升工程”,在河道(hédào)平缓处修建(xiūjiàn)亲水坝、水溪景观等5处,拦河蓄水既解决了村民旱季灌溉难题,又扩大了河道嬉水水域,吸引(xīyǐn)诸多(zhūduō)游客前来游玩,带动了村庄旅游业的发展。 西(xī)山神庙村和张里庄村背依蒙山,林果资源丰富,年产山楂100万斤、板栗30万斤、花椒5万斤,但因交通不便、产品不耐储运等原因,村民多年来一直靠商贩上门采购售卖,毫无议价权。“我们(wǒmen)辛辛苦苦‘伺候’一年,有时都不够雇人采摘(cǎizhāi)(cǎizhāi)的成本。”卜大爷感慨道。面对村民心结(xīnjié),孙瑞决定就地发展产业,瞄准“药食同源”赛道,多方考察调研、争取帮扶资金(zījīn)、协调用地手续,利用村内(cūnnèi)废弃用地建成(jiànchéng)1900平方米标准化分拣烘干厂房、配套建设(jiànshè)280平方米低碳冷藏恒温库,采取“支部领办合作社+职业经理人”模式运营。山上刚采摘下来的山楂鲜果,经过机器自动分拣、切片(qiēpiàn)、烘干,摇身一变成了(le)中药材,每斤价格从(cóng)七八毛涨到八块钱,极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。如今,厂房提供就业岗位12个,每天生产山楂干3吨,为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。 邻村的黄清华紧盯外销“做文章”,积极帮助(bāngzhù)村民拓展销售(xiāoshòu)渠道。2024年山果收获(shōuhuò)季,黄清华带领村“两委”多方跑市场、谈商家、寻销路,为最大限度保证村民收益,直接打通产地与销售终端(zhōngduān),在(zài)派出单位支持下,与九州超市集团签订长期供货合同(hétóng),仅新春年货节就帮助任职村销售山楂1.6万斤、干花椒2000余斤;此外,还协调(xiétiáo)村里与石马山果品、串吉年、乡村季风等公司合作,设立代购代销点,每年21.2万斤板栗、6万斤山楂可直通企业生产线。 带领村“两委”凌晨装运板栗(bǎnlì) 西(xī)山神庙村和张里庄村,群山环抱,涧溪纵横,风光秀美(xiùměi),旅游资源丰富,素有“江北(jiāngběi)小九寨沟”之称。看到“好景不留人”,两位第一书记看在眼里、急在心里。经多方调研、反复论证,黄(huáng)清华决定利用河道滩涂建立亲子休闲乐园,通过(tōngguò)清理地上(dìshàng)附着物、流转土地26亩,协调派出单位、慈善总会,争取协调各类资金300万元,历时2个多月,建成集“青山、绿水、奇石、古树”原始(yuánshǐ)景观为一体的休闲乐园,配套建成400多平方米停车场(tíngchēchǎng)。“五一”假期,乐园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,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增收15万元。 西山神庙村的孙瑞同样不甘落后,融合乡土风情与(yǔ)现代元素,精心(jīngxīn)打造“生态集市”文旅广场,既为周边农副产品售卖提供了(le)集散地,又成为招引游客、参观拍照的打卡地。“我们精心打造了6个特色售卖亭与1个集装箱亭,每年村集体租赁收益就稳定在3万元以上。”支部书记梁瑞龙高兴地说。黑山羊汤热气腾腾,蒙山花椒(huājiāo)辛香扑鼻,本地核桃饱满诱人(yòurén)……这些(zhèxiē)承载着(zhe)土地深情的特产在这里换成了真金白银。 “生态集市(jíshì)”文旅小广场 从(cóng)“肩挑背扛”到“盘山轨车”,从“鲜果贱卖”到“精深(jīngshēn)加工(jiāgōng)”,从“望水兴叹”到“亲水乐园”,从“游客难留”到“集市熙攘”……“蒙山里”的黄清华(qīnghuá)和孙瑞,一举破解了困扰多年的“行路难、蓄水难、销售(xiāoshòu)难、留客难”。如今,张里庄村与西山神庙(shānshénmiào)村将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、延伸产业链条、提升品牌价值,让蒙山深处的“宝藏”真正转化为村民手中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幸福。(赵文豪 公维轩) 更(gèng)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(guīshǔ)央广网所有,未经(wèijīng)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(xíngwéi)我们(wǒmen)将追究责任。
驻心“蒙山里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