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飞越太行山 秣兵大动脉——轨道上的京津冀首批无人机蜂巢投入汛期实战

体育正文 232 0

飞越太行山 秣兵大动脉——轨道上的京津冀首批无人机蜂巢投入汛期实战

飞越太行山 秣兵大动脉——轨道上的京津冀首批无人机蜂巢投入汛期实战

轨道上的京津冀首批无人机蜂巢投入汛期(xùnqī)实战,图为:石家庄工务段职工正在(zhèngzài)操作无人机进行巡线作业。北京铁路局供图

远程操控、自主起降、自动存储、实时共享。面对今年汛期防洪和暑期线路运输保障,对于(duìyú)国铁北京局石家庄工务段的(de)干部职工来说可谓如虎添翼、神器加持。“几十公里线路内的桥梁、隧道、防洪重点地段,百里之外轻点(qīngdiǎn)键盘一人半个小时,就(jiù)相当于以往16个人近半天的工作量,不仅(bùjǐn)效果好、数据准,线路工还(hái)开启了上帝视角,简直就是鸟枪换炮”。作为多年工作在铁路一线,该段桥梁技术科工程师王政策感到,刚刚投入的无人机自动巡检设备系统,不仅是铁路工务部门(bùmén)检维修作业手段的进一步提质升级,更预示着(zhe)一个划时代工作新理念和革命性作业新场景的呼之欲出(hūzhīyùchū)。

穿行于太行山区的(de)百年石太铁路,依山傍水不仅是(shì)暑期华北及石家庄地区晋煤外运的能源大通道(dàtōngdào)和生命线,同时也是每年汛期暑运期间国铁北京局重要的防洪(fánghóng)防汛(fángxùn)重点线路,特别是石太铁路K48-K68 范围内,16.5公里路基、24座桥梁、16个隧道口、14处重点防洪地段更是重中之重,历史上几次重大水毁线路多发生于此地段。作为科学防洪、智能作业(zuòyè)的最佳体现(tǐxiàn),2025年4月份(yuèfèn),两套无人机(wúrénjī)自动巡检机巢(jīcháo)分别在井南站、南峪站安装完毕,经过前期数据采集和系统调试,也已在暑运即将来临之前投入运行。这也是轨道上的京津冀(jīngjīnjì)首批无人机蜂巢投入实战。机巢承担气象监测、无人机存放与快速充电、无人机操控、数据交互、存储、自动起降等工作,实现了24小时无人值守模式(móshì)。其(qí)工作原理是:机巢具备航线任务共享查看、下发执行、取消以及(yǐjí)进度上报等功能。通过机巢管理平台的作业任务管理,实现无人机机巢的批量化、智能化作业。特别是在遭遇极端情况下,人员车辆无法(wúfǎ)及时到达事故地段时,可通过远程控制,按照提前规划好的航线,能适时将现场设备状况(zhuàngkuàng)回传,为及时救援、线路开通、提供科学决策参考。

石家庄电力机务段救援车间职工进行应急(yìngjí)救援演练。北京铁路局供图

于此同时,石家庄地区作石太、石德既有铁路(tiělù)线路和京广高铁、石太、石济客专高普铁路线路交汇的轨道京津冀重要交通枢纽, 练就一支“来则能战、战则(zhànzé)必胜”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,自然也是确保汛期及暑运(shǔyùn)期间钢铁大动脉安全与畅通(chàngtōng)的坚实基础。

石家庄电力机务段救援车间(chējiān)成立于1994年,下设石家庄和(hé)衡水西两个(liǎnggè)基地,分别配备救援专列各一列,救援专业工程汽车一部,共有干部职工61人,肩负着石太石德、京九(jīngjiǔ)京沪和石济客专、京广高铁等11条铁路线路的列车(lièchē)救援任务。车间全年全员实施网格化管理、军事化训练、全天候备勤的工作模式,列车常备各种应急(yìngjí)救援物资、生活物资和抢修(qiǎngxiū)料具,以不间断、不定时开展应急演练为抓手,时刻保持接到命令30分钟即可出动的能力和标准。

石家庄供电段职工组织汛期应急防洪演练。北京铁路局(běijīngtiělùjú)供图

石家庄供电段既肩负着电机机车和高速动车组的(de)牵引供电任务(rènwù),同时也负责管内沿线(yánxiàn)车站、信号楼(xìnhàolóu)、通信基站、隧道照明、道口等重要(zhòngyào)行车设施(shèshī)和场所生产、生活用电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。进入汛期以来, 该段针对石太线供电设备点多线长,露天设置,汛期极易受暴雨、洪水、山体滑坡等灾害影响(yǐngxiǎng),在前期完成管内接触网支柱基础、电缆沟槽、箱变基础、排水设施、沿线危树、邻近河道山体等防洪关键处所拉网式(lāwǎngshì)排查,确定沿线15处II级防洪点,制定详细处置流程和抢修方案(fāngàn),开展针对性防洪应急演练的基础上, 还分别在沿线8个工区提前储备了防洪应急物资料具,如沙袋、抽水泵、应急照明灯具、发电机、备用设备等物资并定期检查(dìngqījiǎnchá),确保状态良好、保障有力。

石家庄电务段职工进行汛期应急(yìngjí)信号电缆抢修演练。北京铁路局供图

石家庄电务段的电务设备被誉为铁路(tiělù)安全运输(yùnshū)的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。该段统筹(tǒngchóu)推进设备隐患治理与应急(yìngjí)(yìngjí)能力建设,共计完成57处低洼设备抬升整治、9架倾斜(qīngxié)高柱信号机扶正及69台发电机组试验维护;针对山体滑坡、路基坍塌等高危地段,创新配备矮型(ǎixíng)信号机构与模块化信号机柱,大幅提升极端情况下信号设备快速恢复能力。此外,该段将保障(bǎozhàng)信号电缆这一铁路安全运输“神经中枢”畅通作为核心任务,采用不提前通知时间、地点的突击拉练模式(móshì),开展24场贴近实战的应急演练,同步组建1100余人(rén)的应急抢险队伍,全力实现设备隐患整治“零时差”,为铁路大动脉安全运输提供全方位保障(供稿人:李溢春)

飞越太行山 秣兵大动脉——轨道上的京津冀首批无人机蜂巢投入汛期实战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