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年老厂区迎“蝶变”!海淀新添一处科创地标
60年老厂区迎“蝶变”!海淀新添一处科创地标
60年老厂区迎“蝶变”!海淀新添一处科创地标老旧厂房(chǎngfáng)镌刻着城市前行与发展的轨迹,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时代的变迁(biànqiān)。
近日,随着最后(zuìhòu)一根钢梁完成吊装,海淀区西三旗建材(jiàncái)城东路8号(hào)矗立起一处科技产业新地标——金隅工研生命科学创新中心,标志着该建筑群主体结构工程全面完工。
由老厂房改造的市重点工程正式转入幕墙及(jí)装饰施工(shīgōng)阶段,预计2025年底建成后,将成为首都“AI+生物医药”产业核心载体。
这处承载城市工业记忆的建筑群前身为(wèi)始建于1958年的北京科实五金公司,曾是北京五金建材行业的重要生产(shēngchǎn)基地。
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的推进,拥有60多年工业历史的老厂区于2024年9月启动“科技重生”改造,通过城市更新,转型为以人工智能赋能(fùnéng)生物医药技术为核心(héxīn)的创新型科技产业园(chǎnyèyuán)。
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.3万平方米,由(yóu)北京(běijīng)金隅创新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主导建设。改造工程涵盖研发生产车间、综合办公楼、地下设备用房等设施,其中(qízhōng),地上主体结构包含12栋新建建筑及(jí)6栋改建建筑,分为A、B、C三个区,兼具现代化研发空间与工业遗存(yícún)风貌融合的特色设计。
在最大限度保留存量建筑(jiànzhù)结构的前提下,项目注重(zhùzhòng)内外部公共空间改造(gǎizào),通过构建大面积公共绿地、建设200多个停车位等配套(pèitào)设施,为园区及周边访客提供(tígōng)便利。设计上充分融合绿色低碳理念,采用太阳能电池板、空气源热泵、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,综合节能率达30.83%。
“我们正在构建‘AI驱动(qūdòng)+生物制造’的创新(chuàngxīn)生态圈。”项目负责人介绍,作为海淀区科技创新轴上的重要节点,项目建成后将引入清华工研院、医疗机器人(jīqìrén)创新中心、冷冻电镜实验室等顶尖科研资源,聚焦“AI+生物医药”领域(lǐngyù),搭建数字化研发平台与工程化制造场景,加速医疗器械、创新药物(yàowù)等领域的成果转化。
△区住建委行管处(chù)监督7科工作人员在项目现场开展服务指导
随着主体工程顺利完工,曾经的老厂区(chǎngqū)正以(zhèngyǐ)“科技绣花针”的匠心实现华丽蜕变。
未来,这一兼具历史底蕴与创新(chuàngxīn)活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,将以绿色、智能(zhìnéng)、开放的崭新姿态为创新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老旧厂房(chǎngfáng)镌刻着城市前行与发展的轨迹,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时代的变迁(biànqiān)。

近日,随着最后(zuìhòu)一根钢梁完成吊装,海淀区西三旗建材(jiàncái)城东路8号(hào)矗立起一处科技产业新地标——金隅工研生命科学创新中心,标志着该建筑群主体结构工程全面完工。

由老厂房改造的市重点工程正式转入幕墙及(jí)装饰施工(shīgōng)阶段,预计2025年底建成后,将成为首都“AI+生物医药”产业核心载体。

这处承载城市工业记忆的建筑群前身为(wèi)始建于1958年的北京科实五金公司,曾是北京五金建材行业的重要生产(shēngchǎn)基地。
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的推进,拥有60多年工业历史的老厂区于2024年9月启动“科技重生”改造,通过城市更新,转型为以人工智能赋能(fùnéng)生物医药技术为核心(héxīn)的创新型科技产业园(chǎnyèyuán)。

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.3万平方米,由(yóu)北京(běijīng)金隅创新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主导建设。改造工程涵盖研发生产车间、综合办公楼、地下设备用房等设施,其中(qízhōng),地上主体结构包含12栋新建建筑及(jí)6栋改建建筑,分为A、B、C三个区,兼具现代化研发空间与工业遗存(yícún)风貌融合的特色设计。


在最大限度保留存量建筑(jiànzhù)结构的前提下,项目注重(zhùzhòng)内外部公共空间改造(gǎizào),通过构建大面积公共绿地、建设200多个停车位等配套(pèitào)设施,为园区及周边访客提供(tígōng)便利。设计上充分融合绿色低碳理念,采用太阳能电池板、空气源热泵、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,综合节能率达30.83%。


“我们正在构建‘AI驱动(qūdòng)+生物制造’的创新(chuàngxīn)生态圈。”项目负责人介绍,作为海淀区科技创新轴上的重要节点,项目建成后将引入清华工研院、医疗机器人(jīqìrén)创新中心、冷冻电镜实验室等顶尖科研资源,聚焦“AI+生物医药”领域(lǐngyù),搭建数字化研发平台与工程化制造场景,加速医疗器械、创新药物(yàowù)等领域的成果转化。

△区住建委行管处(chù)监督7科工作人员在项目现场开展服务指导
随着主体工程顺利完工,曾经的老厂区(chǎngqū)正以(zhèngyǐ)“科技绣花针”的匠心实现华丽蜕变。

未来,这一兼具历史底蕴与创新(chuàngxīn)活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,将以绿色、智能(zhìnéng)、开放的崭新姿态为创新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