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蓉城国企开放日” 探秘地铁施工如何保障地面安全

体育正文 20 0

“蓉城国企开放日” 探秘地铁施工如何保障地面安全

“蓉城国企开放日” 探秘地铁施工如何保障地面安全

封面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姚瑞鹏 6月5日,由成都市国资委主办,成都轨道集团、中国铁建昆仑集团联合承办的“蓉城国企开放日暨轨道建设零距离·绿色文明(wénmíng)共践行”探访活动在18号线三期骡马市站举办(jǔbàn),近40名市民代表(dàibiǎo)、媒体大(dà)V组成“观察团”走进成都地铁在建的唯一一座四线换乘车站施工现场(shīgōngxiànchǎng)共同揭开地铁建设背后的安全密码。 房子下面修地铁安全吗(ma)? “盾构是(shì)一项成熟的技术、也是一项安全的施工方法” 9时30分,当“观察团”走进18号线(hàoxiàn)骡马市站项目部,一台盾构机模型迅速吸引(xīyǐn)了大家的目光。“这是第一次看到盾构机完整的构造。”市民代表湛女士(nǚshì)兴奋地说道。 轨道建设(jiànshè)公司工作人员周博指着盾构(dùngòu)模型介绍:“18号线三期所使用的盾构机,长度可以达到120余米,仅盾构刀盘直立起来,就有近3层楼那么高,是(shì)真正的‘钢铁巨无霸’。” “目前国内盾构施工技术都经过了中国工程师的(de)再次创新,且能满足不同的地质(dìzhì)条件,盾构技术已经相当(xiāngdāng)成熟(chéngshú),地铁施工也更加安全、高效。”曾参与成都地铁规划建设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何川表示。 “成都(chéngdū)地铁的盾构又在传统盾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。”成都特殊的富水砂卵石地层(dìcéng)曾被专家(zhuānjiā)断言“不(bù)适合修建地铁”,何川院士团队创造性地研发了适应富水砂卵石的安全高效掘进技术,应用于成都地铁建设中。通过对盾构刀盘的改良,盾构机在保障稳定安全的同时,将月掘进效率从最初的50米(mǐ)提升至200米,效率提升达4倍。 “2018年成都(chéngdū)地铁建设最高峰的时候,超170台盾构机在同时运转,这也是全世界城市地铁里面(lǐmiàn)建设的一个最高纪录。”何川回忆。这项突破性盾构技术(jìshù)随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,成为成都地铁建设的“独门绝技(juéjì)”。 “为了(le)在盾构掘进中(zhōng)确保地面建筑安全,我们还为施工加装了‘四重保险’!”周博补充道。四重保险环环相扣,最大限度保障了盾构穿越(chuānyuè)时的土层稳定与施工安全。 “如今,成都(chéngdū)16条地铁线全部采用盾构法,穿过数百栋建筑、河流甚至高铁轨道,是没有(méiyǒu)问题的。”何川表示。在成熟(chéngshú)的盾构技术和“多重保险”的加持下,成都地铁已安全建成672公里超大线网(xiànwǎng),载着无数市民便捷出行。 车站施工超深基坑安全吗(ma)? “随着线网扩大,线路交叉点的车站将进入土层深部(shēnbù)” 何川院士曾在采访中指出,为了(wèile)提高地铁服务效益,地铁会从单一线路逐渐扩展为线网,而线路交叉点的车站将进入土层深部。轨道建设(jiànshè)公司工作人员罗杰介绍:“骡马市站建设时基坑深达45.5米,车站共有6层结构,相当于(xiāngdāngyú)地下(dìxià)15层楼的高度,是目前(mùqián)成都在建轨道交通项目的最深车站。” 市民代表白先生在现场(xiànchǎng)询问:“在市中心挖这么(zhème)深的(de)坑,周边建筑密集,怎么保障地面安全?”“为了保障骡马市站深基坑的安全稳定,施工团队在开挖前就在外围先打了一圈深约50米的围护桩。”建设公司(gōngsī)工作人员罗杰讲解道。 第二步是降水处理,基坑开挖之前需将其(qí)范围内的地下水引出,避免施工期间水土流失影响车站(chēzhàn)结构稳定。第三步才是分层开挖,每挖一层及时做好支撑,支撑结构就(jiù)像“千斤顶”一样顶住四周围护桩。“骡马市站从(cóng)上往下一共设置了7道支撑体系,将基坑壁面牢牢支撑,确保安全稳定。”罗杰介绍(jièshào)。 据悉,今年成都(chéngdū)地铁将开通的四条新线,已完成(wánchéng)车站封顶(fēngdǐng)、洞通、轨通、电通、全线轨行区移交等关键节点,正在(zhèngzài)紧锣密鼓地进行机电和装修施工。成德线已有(yǐyǒu)6座地下车站完成主体结构封顶,累计掘进16000余米,3个盾构区间已贯通;成眉线也有4座地下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,2座高架(gāojià)站主体结构已封顶,累计掘进14800余米,2个盾构区间已双线洞通。
“蓉城国企开放日” 探秘地铁施工如何保障地面安全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