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连云港赣榆300双小脚印见证驻村巡察温度

体育正文 238 0

连云港赣榆300双小脚印见证驻村巡察温度

连云港赣榆300双小脚印见证驻村巡察温度

6月18日上午,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张柳湖村村北道路施工现场:沥青(lìqīng)摊铺机缓缓向前移动,黑色的沥青均匀摊铺在路面(lùmiàn),散发着阵阵热气(rèqì)。随着这(zhè)条(tiáo)投资20余万元的沥青路建成启用,让赣马镇仲柳湖、张柳湖、徐藕埃三个(sāngè)村庄的300余名孩子,彻底告别昔日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两脚泥”的上学土路,踏上舒心平整的沥青路安心求学。 有着30年党龄的张柳湖村老党员张克富,见证了这条(zhètiáo)求学路多年来的艰难。他说:“修通了这条护学路,给周边村孩子上学以及村民们日常出行,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,安全(ānquán)也有保障,让大家伙从心里感谢党和政府(dǎnghézhèngfǔ)为群众(qúnzhòng)做好事、办实事”。 4月22日上午,赣榆区委第四巡察组进驻(jìnzhù)柳湖村开展巡察工作。走访中,村干部和村民们(men)不约而(ér)同地倒起了“苦水”,孩子上学路难行的问题成为大家反映的焦点。原来,仲柳湖、张柳湖、徐藕埃三个(sāngè)自然村的孩子们前往(qiánwǎng)官河中学、小学、幼儿园就读,因路途(lùtú)较远,大多由家中老人接送,而四斗渠生产路是他们的必经之路。这条长约600米、宽约(kuānyuē)4米的土路,每逢降雨便变得泥泞不堪,积水深的地方能没过脚踝,车辆和行人根本无法通行。 无奈之下,村民们只能带着孩子绕行G242省(shěng)道,但返程时需(shíxū)两次穿越车流量极大的省道路口。接送的老人大多上(shàng)了(le)年纪,交通安全意识薄弱,为了节省时间,逆行、抢道等危险行为屡见不鲜,交通事故隐患重重。 群众的(de)期盼就是工作努力的方向。巡察组当日下午便将这一问题反馈至赣马镇党委,并建议尽快(jǐnkuài)解决学生上学通行难题。赣马镇党委迅速(xùnsù)响应,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实地勘察,现场办公。5月(yuè)初,镇党委会召开(zhàokāi)专题会议,研究决定启动助学路维修工程,并在村里张贴施工公示,明确时间节点:5月中旬完成(wánchéng)道路清障,5月底完成工程招投标,6月下旬全面竣工。 赣榆区委第四(dìsì)巡察组组长宋波表示,“此次成功化解乡村孩子上学(shàngxué)行路难问题,是区委巡察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切实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的生动实践(shíjiàn)。下一步,巡察组将继续深入基层一线,倾听群众心声,推动更(gèng)多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,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(gǎn)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” 如今,随着沥青路的建成启用,曾经的“闹心路”变成“放心路”,也(yě)承载起孩子们的求学梦和村民们对(duì)美好生活的向往,更(gèng)成为一条联系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路。 通讯员 姚绍庄(yáoshàozhuāng) 邵梦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
连云港赣榆300双小脚印见证驻村巡察温度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